近幾年,隨著我國步入工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期,各行業也有了快速的發展,導致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預估,“十二五”期間甚至更長遠的威力,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將迎來好的發展機遇。而在裝備制造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成套電氣設備行業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通過電老虎數據分析指出: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及電力能源投入的不斷發展,國內電氣成套設備需求量逐年遞增,產品升級換代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型號增多、技術性能有了明顯的提高、生產設備及加工工藝有了明顯改進,國產成套電氣設備品牌憑借比國外同類產品更高的性價比和服務優勢,在國內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電氣成套設備的一個主要應用是對電力系統的控制和保護,因此電氣成套設備的直接消費行業就是電力行業,電力行業的投資和發展直接影響著電氣成套設備行業的市場需求情況。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電網的技改投入,特別是智能電網、西電東送、全國聯網以及城鎮化發展所涉及的城網改造對電氣成套設備制造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也推動了電氣成套設備需求的增長!笆濉逼陂g電力投資大幅增加,電氣成套設備需求空間更加廣闊。隨著我國工業化及城鎮化的不斷推進,電力工業需求將保持持續增長。
目前,我國自行開發的配電設備品種有十幾種,有固定面板式、固定分隔式、抽出式、混裝式、智能型等,產品設計水平達到了國際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水平。
我國的成套電氣產品的生產廠家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南、華北地區,特別是在江浙、廣東、福建和京津地區比較集中。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迅速,生產能力、產品水平相對來說要高一些。而在西北及東北地區,除個別企業外,總體水平相對來說要差一些。
成套廠的現狀又如何
在電氣專業電氣設備運營商電老虎的數據庫里,目前國內上規模的成套廠大約有3000來家,而根據行業的一些統計,輸配電設備行業內的企業共有6818家,加上一些非正規的企業,應該在1萬家以上。成套廠按行業特征又主要分為兩大類,即高壓成套廠和中低壓成套廠。超高壓及特高壓產品由于技術含量較高,生產成本較高、企業投資規模要求較大,因此,該高壓成套廠的行業進入壁壘更高,市場集中度也較高,企業利潤也有較高的保證。而中低壓產品則不同,技術、資金和規模等生產要求低,導致該子行業內的企業數量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行業競爭激烈,行業平均利潤水平越來越低。
隨著市場的發展,技術的升級進步,國內成套廠主要面臨以下幾大發展問題:
(一)接單越來越難
目前以分布在溫州、揚中、常熟、鎮江等區域為代表的成套廠,因同行企業眾多、同質化嚴重,他們之間的價格競爭異常激烈、人員流動頻繁、交叉代工龐雜。同時房地產建筑行業的壓力加大,這些都使得成套廠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銷售壓力,業務的波動性極大。
根據下面2014年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增速曲線圖,我們可以看出,作為電氣開關設備重要市場之一的建筑市場的投資發展速度放緩,這難免給一些以建筑為核心業務群的成套廠帶來更大的挑戰。
(二)資金壓力大,現金流問題凸顯
同時成套廠面臨的挑戰就是在銀根緊縮政策下的連鎖反應所帶來的現金流問題。
由于工程項目前期基本都需要墊資,所以成套廠的業務量越大,資金壓力也越大,現金流問題嚴重地凸顯出來。而目前成套廠的主要目標客戶房地產因銷售壓力越來越大,在銷售及付款上給成套廠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尤其現在國家的金融政策不斷趨嚴,銀行借貸要求高,民間融資不僅成本高,而且風險高,這也造成成套廠的資金壓力一直在增加,所以,現在很多中小型成套廠進入一個怪圈:遇到大工程不敢接,怕錢轉不過來;遇到小工程卻不愿接,怕錢要不回來。
(三)技術升級壓力大
隨著電力系統的優化,以及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成套設備也呈現系統化、集成化、智能化的趨勢,過去的簡單裝配、模仿制造已不再符合技術的發展要求,成套廠也面臨著關鍵的技術轉型升級問題,亟待在整體系統方案的技術設計能力、功能優化設計能力以及系統結構設計能力等方面予以加強。
因為大多數的成套廠還屬于小型企業,還是停留在簡單的組裝過程,因此,技術含量并不高,他們想做產品開發,苦于人才和資金問題遲遲沒有發展,因此與其他同臺競爭的企業相比又沒有太多的差異性,因此利潤又做不高。

所以,目前在中國,多數成套廠在發展壯大的同時面臨著以下“三大痛”:
1、訂單不穩定,生產不均衡;
2、資金壓力大,周轉有困難;
3、技術開發難,利潤做不高。
但是,工業企業持續高速增長,極大地刺激了電氣成套設備的需求。我國目前依然是發展中國家,工業發展依然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發展的重點領域,預計在未來相當長時間仍將持續增長,這無疑給電氣成套設備的持續增長提供保障。